赛兰太阳能杀虫灯杀虫种类广,可诱杀多种蔬菜害虫,如斜纹夜蛾、甜菜夜蛾、银纹夜蛾、烟青虫、黄条跳甲、蝼蛄、金龟子、粘虫、麦蛾、稻二化螟、稻三化螟等。该太阳能杀虫灯的杀虫机理是运用光、波、色、味四种诱杀方式杀灭害虫。太阳能杀虫灯近距离用光,远距离用波,加以黄色外壳和味,引诱害虫飞蛾扑灯,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。从而达到杀灭成虫、降低田间产卵量、减少害虫基数、控制害虫危害蔬菜的目的。一般在4月中旬装灯,10月撤灯,每日21点开灯,次日凌晨4点闭灯。有光控系统的灯能根据自然光的亮度自动开关。
稻螟为水稻的主要害虫。主要为鳞翅目螟蛾科昆虫,寄主:水稻、甘蔗、高梁、玉米、粟等。
种类介绍
中国稻区的主要稻螟有5种:三化螟(Tryporyzaincertulas)、二化螟(ChilosupApresalis)稻螟图、台湾稻螟(Chiloaunirilius)、褐边螟(Catazeladjurela),以上4种为螟蛾科(Pyralidae)。大螟(Sesamiainferens)为夜蛾科。
分布地区
分布在中国南方稻区。台湾、福建、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均较常见。江苏、浙江也有发生。
为害特点
幼虫从叶鞘、叶耳处侵入后,先集中在叶鞘内取食,形成枯梢,有的蛀入茎内,形成枯心苗和白穗,幼虫常转株为害,蛀孔大,略呈方形。形态特征:雄蛾体长6.5—8.5稻螟幼虫mm,翅展18—23mm,触角略呈锯齿状。前翅黄褐色,布有暗褐色点,中央具隆起的有金属光泽的4个深褐色斑块,外缘具小黑点7个。后翅浅黄褐色,缘毛白色。雌蛾体长9.2—11.8mm,翅展23—28mm,触角丝状。前翅色与雄蛾相近,斑纹较雄蛾色浅但粗大,后翅雌雄相似。卵扁椭圆形,白色至灰黄色,卵块成行排列,1—3行呈鱼鳞状。末龄幼虫体长16—25mm,头部暗红色至黑褐色,体浅黄白色,背面具褐色纵线5条,最外侧纵线从气门上方通过。台湾稻螟幼虫5—7龄。幼虫腹足趾钩双序全环,外方趾钩稍短,但与内方同密,别于二化螟。蛹长9—15mm;纺锤形,褐色,与二化螟相近,但额中央凹下,两侧呈角状。
腹节背面近前缘处各具1横列齿状小突起。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。生活习性:我国南方年生3—6代,多以幼虫在稻茬或稻草中越冬。广东越冬代发蛾期与二化螟相近,以后各代早于二化螟,3月中旬进入盛发期L成虫有趋光性,喜在浓绿的稻苗上产卵,每雌产卵4—6块,每卵块有卵30多粒,个别高达190粒。初孵幼虫吐丝借风飘散,在叶鞘内为害的幼虫老熟后爬至最外层叶鞘内吐丝结茧化蛹,已钻入稻茎的幼虫则迁至稻株近水面6—10cm处,把稻茎的内壁咬一环状羽化孔,仅留十层薄膜,然后化蛹在茎内,成虫羽化后破膜而出。它们的成虫是蛾。
物理诱杀成虫措施
每30亩地设太阳能杀虫灯一盏,诱杀成虫。
通过太阳能杀虫灯针对稻螟的实验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,赛兰太阳能杀虫灯能够有效的诱杀稻螟,大大减少害虫对烟田的危害,从而提高收成。